關閉→
當前位置:養生站>養生要聞>醫界要聞>網際網路涉醫資訊要“管”更要“治”

網際網路涉醫資訊要“管”更要“治”

養生站 人氣:1.36K

本報訊(記者王瀟雨實習記者荊偉龍)10月9日,《網際網路醫療保健資訊服務管理辦法》修訂研討會在健康報社召開。與會相關領域專家在研討會上指出,對於網際網路涉醫資訊,政府要從“管理”向“治理”轉變,監督與引導並重,充分發揮使用者及社會組織的自律作用,鼓勵行業積極健康發展。

網際網路涉醫資訊要“管”更要“治”

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司長毛群安表示,網際網路為醫療行業提出了新的發展方向,有利於解決我國醫療資源不平衡等矛盾。政府應積極探索如何利用好網際網路平臺這個工具,更好地服務百姓。健康報社社長兼總編輯王碩指出,網際網路涉醫資訊管理需要政府監督與企業自律並重,要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,形成監管者與被監管者共同參與的管理模式。

北京市衛生監督所副所長劉勁鬆介紹,目前網際網路技術發展速度快,管理空白較多,限於人力缺乏等現實因素,取證難、處罰力度弱,且處罰成本高於違規成本。他認為,首先要明確政府職責,解決管理部門多頭、分散的問題,如行政主管、行業主管與直接管理者,三者要明確定位,並在法律規定層面做好銜接。在監管執行層面,清華大學法學院衛生法中心研究員董豔鋒建議,要從事前監管改為過程監管,以便提高執行效率。

如何建立行業自淨自律的發展格局?好大夫網站總編輯何波說,專業網站想長足發展,必須對資訊篩選把關。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黨院辦副主任管九蘋認為,醫生運用微信、微博、APP等自媒體打造個人品牌,不但為健康教育和科普宣傳貢獻了力量,也有利於資訊環境的淨化。因為醫生實名釋出資訊,會盡可能選擇高質量文章釋出,以保證較好的網路評價,同時有專業知識做基礎,實名醫生髮布資訊相對可靠。另外,類似於大眾點評網的專門評價醫生醫院的網站也在悄然興起,公眾在網際網路上“晒”意見,形成社會監督效應。

與會代表還建議建立全國黑名單管理制度,將結果定期釋出;或建立信用體系庫,提供查詢功能,公眾登入後有據可查,對違規組織起到警示作用。另外,患者電子病歷等資料的使用權、儲存權等隱私保護,仍是需要思考的問題。

2009年,原衛生部以部令形式釋出了《網際網路醫療保健資訊服務管理辦法》,旨在對網際網路涉醫資訊實施監督管理。受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委託,健康報社牽頭承擔該部令的修訂工作。據悉,此次修訂已經列入2015年國家衛生計生委的立法計劃。

TAG標籤:#資訊 # 秋天養生資訊